河南日报全国名中医崔应麟大医精诚仁为本传

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是哪家 https://wapyyk.39.net/bj/zhuanke/89ac7.html

人物小传:崔应麟,第二届全国名中医,医院院长、主任中医师、博士生导师。从医38载,医术精湛,对“元气学说”有深入研究,并指导临床治疗内科杂症;重视“气血理论”,在防治心脑血管病方面,创立新方;在中医救治急症方面,理论和临床均有突破。

7月20日,第四届国医大师和第二届全国名中医表彰大会在京在召开。医院院长、主任中医师崔应麟教授获评第二届全国名中医。这是一位中医临床大家,也是一位熟谙经典的名家。崔应麟38年坚守中医药临床一线,他始终饱含着对中医药经典的学习热情;作为中医药行业的杰出代表,他守正创新、研制新方,努力在中医救治急症上取得突破;从医从教近四十年,他培养出近百名硕博士,十多名已成为专业领域的中青年骨干人才。

从医初心——

“要感谢病人信任,他们把生命和希望都交给了你”

刚参加完全国名中医表彰大会的第二天,早上七点半,像往常一样,崔应麟来到医院老门诊楼的四楼准备坐诊。七八平方米的诊室,跟师弟子坐了满满三排,仅留出一条过道给患者通行。

诊室外,当天上午的专家号早在一个月前已被抢完,有些没挂上号的患者紧紧攥着病历,希望助理医师能为他们“加个号”。一个患者喃喃道:“崔医生看病看得细、开的药见效,而且对患者有耐心,医术高、医德好。”

来找崔应麟看病的,男女老少都有,看的病也是五花八门。崔应麟是学习内经出身,擅长用经方和中医传统思维治疗各种内科杂症。

到坐诊结束已是中午一点,一个从开封来的“老病号”从诊室外探进身子:“崔医生,给我女儿看看吧,你的号太难挂了,我们这次没抢到,上次开的药已经吃完了……”这位母亲的眼角泛起泪,她二十岁的女儿因长期耳鸣一度休学。

其实再过半小时,崔应麟还得去开一个远程会议,继续看下去就赶不上吃饭,跟师的博士生心疼他,站在一旁想劝退这对母女。

“让她们进来吧!”崔应麟说,即便当了几十年医生,面对患者的请求,他总是找不出理由拒绝,考虑再多些、想得再细些,患者就能得到更多安慰。

眼前的场景让崔应麟想到二十多年前的一个患者。她是郑州西郊的一个下岗女工,患有严重下肢静脉血栓,医院都被告知双腿必须截肢,抱着试一试的想法,她哭着找到崔应麟。

“一定要保住她的这双腿,这双腿撑着一个家的希望,一旦截肢她这个家怎么办……”崔应麟很坚决。大学毕业后医院工作过两年,担任临床部主任,每天门诊量过百、分管一百多张床位,见过大量类似病例。

也正是那时的临床经历,让他有信心给这个下岗女工治好病。一方方药开下去,患者病情竟逐渐好转起来,还成功保住了双腿。

医者仁心,这是他一直坚持的信念:“要感谢病人。他们把生命和希望托付给你,这些年临床上每一次技术提高,成功或失败的点滴经验都来源于他们的信任。”

“真正的好中医只看病,不靠开药挣钱。”崔应麟说,他坚持发挥中医药“简便验廉”的特点,开一服药只要一二十块钱,有同样疗效能开便宜药不开贵的,尽最大努力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。

他一直谨记恩师石冠卿教授曾对自己说过的话:“一定要当个好医生,而不一定是当名医。”起初崔应麟不是太理解,后来他明白老师的苦心:“做医生不能贪图虚名、有名无实,不一定非要做名医,要做就做个好医生,做一个让百姓满意、喜欢的医生。”

教学育人——

“做中医就像当苦行僧,一生都在修行”

学习中医,不能只学不悟。只要有个十分钟的休息时间,崔应麟都要学习,翻翻中医经典,想到什么就随时记下来:“方不在大,对证则灵;药不在多,治病才行。”

“开方有出处,用药有胆识,辨证需严格,善于抓主病。”临证几十年,崔应麟开的处方,几乎不超过十味药,疑难杂症最多也就十二三味药。

方子简易却搭配精妙,药与药之间相互调和,隐藏着君臣佐使、升降浮沉,常常开完一个方后,跟师弟子们才茅塞顿开,对比着老师的方,围到患者跟前再仔细把把脉悟一悟。

研习经典要常读常新,读书与临证要相辅相成。受家庭成长环境影响,崔应麟自幼生活在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中,知道“中医能治病、能治大病”。15岁他考入河南中医学院,研习《黄帝内经》,后又师从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石冠卿教授,先后在内分泌、脑病、急诊及老年病科工作,积攒了丰富的治疗内科杂病经验。

崔应麟的届硕士研究生、医院主治医师黄琳深有体会。跟师久了,黄琳发现自己开的方开始变“小”了,不再眉毛胡子一把抓,逐渐明白中医治病开药的方略思路,“就像老师治病开方,都是抓主次矛盾,有布局、分步骤下药,这是年轻人要向老中医学习的地方。”

“一个真正的中医大家,要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功底、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以及临证有过硬疗效。”崔应麟提倡,培养年轻中医人才,必须坚持学院教育和师承教育相结合、中医各诊疗手段相结合、专科与全科相结合,培养出知识技能更全面、更符合时代需要的中医人才。

中医的整体观念决定了中医专家也必须是杂家,他常提醒学生,看病要全,不能只懂某一个专科,有机会多去其他科室跟诊,多去了解内外妇儿的病。如果把专业划分过细、学得太单一,有些医生就容易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”,忽视各脏腑间功能的相互影响,临证时就难以找到更适合患者的治疗方式。

怎么当一个好中医?崔应麟讲了五点:医德要好;坚持学习;多临床临证;善思多悟;遍求名家。

他拿学医比作修行,做中医就像当苦行僧,入了行就要不停修行,苦修思想、涵养、学识和临床,最后达到修心。

临危受命——

“发挥中医治疗急症疫病的独特优势”

崔应麟认为,中医不是“慢郎中”,在治疗急危重症和瘟疫等方面有着独特优势。两次冲锋非典和新冠肺炎疫情一线,让崔应麟亲身体会到中医药在应对急症疫病上有真正疗效。

年非典时期,崔应麟被选入河南省防治非典专家组。他临危受命,身穿隔离衣、全副武装进入病区,冒风险为病人号脉、察看舌象,开出及时有效的中医治疗方,与专家制定河南省非典防治方案……

年新冠肺炎疫情,作为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专家组主要成员,崔应麟参与制定了《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预防方案》,并研制“预防方”在全省范围内广泛使用,研发“辟秽祛浊香囊”……

今年年初,郑州再次暴发疫情,作为国务院联防联控救治专家组成员,医院,担负起收治所有奥密克戎患者的救治重任……

中医药的疗效再一次得到充分论证。他也意识到,在现代社会想要更好发挥中医药的优势,必须抛弃“慢郎中”的社会印象,走治疗急症与慢症诊疗相结合的道路。

作为河南省政协委员,他多次呼吁不能把中医玄虚化和庸俗化:“病人是来看病的,医生不抓疗效,反而当场背起《黄帝内经》,患者也听不懂。”“大街小巷随处挂着中医牌子,把中医治病说得神乎其神,又有几个学过中医?”

中医是一门实用、严肃的科学,不是玄学,更不能庸俗化,要还原中医学的本来面目——治病救人。

当过八年急诊科主任,崔应麟从死神中抢回数百条生命,治愈了众多疑难重症患者。他创造性运用中医灌肠疗法治疗急危重症,科研成果获得河南省中医药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、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。

“中医面对危症重症应该有担当精神。”他说。

崔应麟呼吁加强中医急症人才培养,强化救治急危重症的能力,在急症临床中千锤百炼,把诊疗急症和慢病结合起来,构建完整的中国医学体系,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群众生命健康。

传承创新——

“中医药遇到了最好的时代机遇”

传承是中医的根,创新是中医的魂。传承是固本,惟有创新才能焕发中医的生命力。

崔应麟感叹:“我们这一代是党和国家中医药政策的亲历者和见证者,如今中医药发展遇到了难得的机遇,要用大医情怀和专业精神,办让党和政府放心、医院。”

这几年,中医药事业发展正盛,一大批人才竞相涌现:医院先后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、国家区域中医(专科)诊疗中心建设单位、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和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依托单位,拥有全国名中医2名、河南省名中医10名,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26名,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3个……

勇立潮头担使命,奋楫扬帆正当时。

医院的管理者,崔应麟还有更长远的目标:要办一所专家水平高、服务设施齐全、服务能力患者满意、管理规范、医教研医院。补齐短板,做大平台,培养出大批医学专家,打造中医药高层次人才队伍,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优质的中医药服务,为助推中医药强省建设和中医药振兴发展贡献力量!
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foxkv.com/wahl/16776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